金融学[考点一]钱币条理的划分(一)钱币条理划分的依据钱币条理的划分,其实是指对钱币供应量的条理划分。钱币条理划分的依据是流动性。
所谓“流动性”,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实时转变为现实购置力,而使持有人不遭受损失的能力。(二)国际钱币基金组织对于钱币条理的划分国际钱币基金组织(IMF )一般把钱币划分为三个条理:1.M0M0=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MO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,也就是住民和企业持有的现钞,MO也是最窄意义上的钱币,是怀抱钱币的最小口径,它流动性最强、最具有变现力。2.M1MI=M0+银行活期存款(狭义钱币)活期存款可以随时变现,流动性不亚于现钞。
M1代表了一个国家经济中的现实购置力,是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钱币调控的工具。3.M2M2=M1+储蓄存款+定期存款+政府债券(广义钱币)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置力,还反映潜在的购置力。现在我国钱币供应的统计口径,- -般所说的钱币供应量指标是M2。
(三)我国钱币条理的划分1.M0=流通中现金2.M1=M0+企业单元活期存款+农村存款+机关团体队伍存款+银行卡项下的小我私家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3.M2=M1+城乡住民储蓄存款+企业单元定期存款+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+其他存款(四)准钱币准钱币,又叫近似钱币,是一种以 钱币计值、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,是一种潜在钱币。M2- -M1= 准钱币,定期存款、储蓄存款等虽不能直接变现,但经由一-定的时间和手续后,可以转变为购置力,所以叫做准钱币。
本文来源:AG真人平台-www.nnjywt.com